熱塑性彈性體TPE的硬度測試方法
熱塑性彈性體TPE作為一種兼具橡膠彈性和塑料加工特性的高分子材料,其硬度是評價材料性能和應用范圍的重要指標。熱塑性彈性體TPE的硬度不僅影響材料的觸感、外觀和加工性能,還直接關系到最終產品的使用功能和壽命。那么大家對熱塑性彈性體TPE的硬度測試方法了解多少呢?下面就跟隨蘇州中塑王TPE小編一起來看看吧!

一、常用測試方法與標準
熱塑性彈性體TPE硬度測試最常用的方法是邵氏硬度測試,分為邵氏A和邵氏D兩種標尺。邵氏A適用于較軟的TPE材料(20A-90A),邵氏D則用于較硬的材料(50D-80D)。測試時,將硬度計垂直壓在試樣表面,5秒后讀取數值。每個試樣需在不同位置測量至少3次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。
二、樣品制備與測試條件
樣品制備對測試結果影響顯著。標準試樣厚度應不小于6mm,表面平整光滑,無氣泡或雜質。若試樣厚度不足,可多層疊加至要求厚度。測試前,樣品需在標準環境(23±2℃,濕度50±5%)下調節至少16小時,以消除環境因素影響。測試時需嚴格控制條件,包括壓針接觸時間、施加壓力和測試速度等。這些因素的變化可能導致測試結果波動,因此必須按照標準規范操作。
三、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
熱塑性彈性體TPE硬度測試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。試樣厚度不足會導致讀數偏高;表面不平整會影響壓針正常壓入;溫度和濕度變化可能引起材料硬度波動。此外,硬度計的校準狀態、操作人員熟練程度以及測試環境也會影響結果準確性。不同類型的熱塑性彈性體TPE測試特點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SBS型TPE粘彈性明顯,需注意時間依賴性;SEBS型TPE硬度范圍更寬;TPV型TPE則需考慮各向異性。
四、設備選擇與校準
選擇合適的硬度計并定期校準是確保測試準確的關鍵。根據材料硬度范圍選擇邵氏A或D硬度計,使用標準硬度塊進行校準,校準周期通常為半年至一年。使用前需預熱設備15-30分鐘,確保性能穩定。
五、測試結果的應用
熱塑性彈性體TPE硬度測試結果廣泛應用于材料選擇、產品開發和質量控制。軟質TPE(30A-60A)適用于手柄、密封件等需要良好觸感的場合;硬質TPE(70A以上)則用于需要較高強度和耐磨性的部件。在質量控制中,硬度測試是監控批次一致性的重要手段。
總之,熱塑性彈性體TPE硬度測試需嚴格遵循標準方法,控制好樣品制備和測試條件,選擇合適的設備并定期校準,才能獲得準確可靠的測試結果,為材料應用和產品質量提供有力保障。


關注微信公眾號